不同类型、强度和分布的外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不同。迁徙鸟类和回归的鸽子能清楚地找出它们周围的路径,很多研究有力地证明了鸟类能够很好地利用地磁。如把果蝇饲养在均匀恒定磁场中,磁场为0.01-0.15特时,果蝇形态并无明显变化,但当把磁场增加到0.3-0.4特时,形态畸变就明显增大;黑暗或闭眼状态中,由磁场引起光感觉的磁闪光效应只发生在磁场变化或交变磁场情况下,并且在磁场变化频率为20-30赫时比较明显;把体外培养的S–37Ca细胞在不同强度的均匀恒定磁场中培养,磁场约0.1-0.2特时未观察到可察觉的变化,磁场增加到约0.37特时会使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减少,磁场再增加到0.44-0.80特时会出现细胞退化变性现象。开展微弱磁场测测量需要高灵敏度超导弱磁探测传感器。
研究发现,甚低频频段的大气噪声主要是高斯白噪声背景下的脉冲噪声。其中,分布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雷暴、接收天线与地球电磁场、接收机内部电路静电积累等共同作用产生低幅高斯背景噪声,接收机的闪电电磁脉冲叠加形成高幅度的突发脉冲噪声。地球上任何一处的大气噪声都可视为二者的总和。这些噪声与甚长波信号叠加并被接收机接收,导致难以恢复有用信号。为了尽可能避免大气噪声对有用信号的干扰,传统的方法包括带通滤波、削波(限幅)、置零等,然而带通滤波法难以滤除有用信号频带内的噪声;削波(限幅)、置零属于非线性处理方法,通过消除噪声中高幅度的突发脉冲,达到噪声高斯化的目的,但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信号失真。脉冲强度较大的情形下适合采用,而白噪声情况下这种方法并不适用,并且,这类传统非线性处理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即缺乏对大气噪声分布特性的理论分析,更多地依赖人工经验来选取非线性处理器合适的工作参数。综上所述,传统方法难以适应现代甚低频通信系统对通信可靠性的要求。北京美尔斯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了一种高灵敏度,低噪声干扰的甚低频接收机系统,即超导弱磁探测传感器。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