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等生物电测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但是,由于电测量技术的灵敏度较低,导致误诊率较高。根据卫健委发布的“COVID-19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COVID-19会引发“心肌细胞可见变性、坏死,间质内可见少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侵润。部分血管内皮脱落、内膜炎症和血栓形成。”近日,德国学者研究发现,82%的COVID-19死亡病人患有心肌炎,51%的COVID-19住院病人有心肌炎。然而,这些现象只有尸检和理化分析才能够得知,并没有给出心电图检查结果和冠脉造影CT检查结果。原因是:心电图技术和冠脉造影检查技术不可能检查到COVID-19,以及由于COVID-19入侵心脏引起的心脏损伤或病变。心磁图检查技术有可能检查到入侵心脏的COVID-19,以及由于病毒入侵引起的全部或部分损伤或病变。
人类认知世界主要依靠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途径。我们常用的传感器主要有声、光、电、力、磁。麦克风、喇叭、超声波以及声呐均属于声学传感器或声电传感器。照相机、摄像机、摄像头、肠镜、胃镜等属于光学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红外相机、X光机、CT、雷达、电视机、手机等均属于电磁辐射传感器。常见的力传感器莫过于电子称。我们发现声、光、电、力传感器的应用十分普遍,而磁传感器应用很少甚至还停留在指南针时代。为什么磁法测量滞后呢?原因是地球本身是一个强大的磁体(磁场强度约为104nT),而我们欲感知的目标磁场往往非常弱小(比如心脏的磁场约为10-6nT),相差一亿倍以上。如何在强大的环境磁场中获取微弱的目标磁场?是一项困扰科学家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导磁力仪由超导量子干涉器(SQUID)、超导磁梯度计、磁强计、全张量算法软件、低噪声放大器等组成,灵敏度达到10-13T,较好地克服了地球磁场的干扰,灵敏度高于地球磁场的梯度,是一种可以解决强磁场背景下获得弱磁场目标信息的技术。超导磁力仪是发展海洋战略、深空、深地战略的主要传感器,在磁导引、潜艇探测、对潜通信、UUV及水中目标探测以及海底光缆探测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