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频率宽广的电磁频谱中,有频率高达30~300GHz、波长在1mm-10mm的极高频电磁波;也有频率低达3~30Hz、波长在100000~10000km的极低频电磁波。实验证明,电磁波在水中衰减非常明显,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在水中衰减越是明显,因此在陆地上普遍使用的电磁波通信系统在水下是无法实现的,而且由于海水的高盐度和复杂的温度、洋流分布特性,其电导率和介电常数与空气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均有很大的差别,水的电导率越高,电磁波的衰减越大,因此电磁波在水中(尤其是海水中)的传播特性与在空气中的传播特性有极大的差异。低频、甚低频和极低频电磁波在通信领域的价值,尤其是能够长时间处于水下战备巡航状态的核动力潜艇的问世,让低频、甚低频和极低频电磁波在通信效率方面的劣势被极大的弱化,而其在水下对潜通信方面的优势却被极大的强化,因此,它更被称为海军的基石。北京美尔斯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的超导弱磁探测传感器系统,称为矢量场磁梯度全张量测量传感器,技术被称为磁梯度全张量测量技术。
超/极低频通信技术是利用无线电频谱中的超/极低频谱段(美国将3Hz~3KHz频段称为极低频,前苏联将其划分为三个频段:3~30Hz为极低频;30~300Hz为超极低频;300~3000Hz为次低频)对潜航在安全深度的潜艇实现岸--潜通信的技术。实现超/极低频对潜通信,需要研究多种课题:在给定输入功率的情况下,如何使输出功率达到大;要在给定通信距离和功率要求的条件下,选择理想的发射频率;如何提高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等。超/极低频信号在海水中的衰减远比世界各国对潜通信常使用的甚低频系统低的多,它在海水中的衰减约为0.3dB/m,比甚低频频段在海水中的衰减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因此,它穿透海水的深度足以达到潜艇潜航的安全深度。尽管如此,超/极低频对接收机天线的要求很高。要求天线克服地磁场干扰,否则,天线接收到的信息可能都是地磁场信息。其次,地球磁场是有梯度的。接收机的灵敏度高于地磁场梯度才能够接收到电台的信号。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